▣作者:庄主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1
BlackRock最近发布了一篇专题研报,整篇研报的内容核心,就是在警示2023年全球股市可能迎来一波剧烈的动荡。
而研报当中所秉持的核心总结起来就是三个词:衰退、利率、中国防疫。
在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刚刚完成阶段性企稳,险险守住10000点整数关口的时间点上,BlackRock发布的这篇看空研报,无疑给全球市场增添了一道阴霾。
因为这家名为BlackRock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能力,实在是太大了!
仔细论起来,在大家耳中如雷贯耳的花旗、高盛这种超级投行,在它面前都只能算是个弟弟。
这个BlackRock公司,音译为“贝莱德”。
如果觉得这个名字不够响亮的话,那他的另一个名字就足以镇住全球99%的投行——黑岩集团。
这是全球最大,也是最权威的资产管理公司,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投行天花板。
也被誉为全球投行最伟大的风险控制大师。
它分量到底有多重?
还在疫情发生之前,这家公司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就已经高达9万亿美元(约折合人民币57.48万亿元)。
那一年,作为全球第三的日本,其GDP记得4.5万亿美元,也就是说黑岩集团所管理的投资款,相当于2个日本的GDP总和。
这样一家超级投行,在新年之初发布这么一份看空研报,咱只能说:发的真不是时候……
2
实话说,如果我们要对今年的股市市场环境进行预测,难度一定比往年大得多得多。
一切都太复杂了,影响因素也太多,不仅仅有数据性的经济因素,投资人的心理心态也是纠缠反复的。
从经济数据上讲,过去几年中国市场的投资逻辑,基本就是:中国负责提供增量,美国负责提供资金。
“增量大、资金宽”是过去几年的主要核心,但是去年黑天鹅炸窝了,中国的增量没有拉上来,美国的通胀也没有压下去。
世界两霸,双双熄火……
但是今年呢?
中国要“夺回失去的三年”,美国要“为过去的三年买单”。
中国的经济增量能不能重新跳起来,我们的决心是充足的,但是信心的话……我想用“到时候再说”来形容,还是比较贴切的。
有的板块今年是一定会起的,但有的板块今年是不是会变成埋人的坑呢?
这都是必须仔细研究的重点,研究政府经济工作安排,研究央妈2023工作会议内容,研究产业结构和《淘汰产业备忘录》,这些都是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。
但是仅国内动作也不行,因为经济和汇市进一步开放是必然的事情,中国想要夺回过去的增量,就必须在已经开始下滑的外需市场里获取更多的养料。
中国大A也会跟美股联动更加紧密。
如果把今年A股市场的影响项,比做一个互相扭曲纠缠的杠铃,那么控制它会不会倾倒的两端,就是央妈和美联储。
如何找到平衡点才是史诗级难题,力量大了不行,力量小了也不行,单方向分析没有用,多方向分析更复杂。
3
现在的外部情况是,美联储加息已经加不动了,接下来小规模的加息可能还会存在,但大规模的加息根本没有余地。
一方面是美联储的利息支出已经远远高于其广义收入,换句话说就是“别说本金了,它已经连利息都快掏不出来了!”。
现在的美联储,一句“骑虎难下”就完全形容了。
加息?支付不了利息,难道让美国国债违约么?那玩意崩了就全都崩了,救不救通胀也就没意义了。
印钞还款?它加息不就是为了抑制通胀么?难不成为了抑制通胀,就继续印钱往市场上扔?
那他加息加得是个寂寞吗?
骑虎难下的不只是美联储,英国的养老金、欧洲的能源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。
所以今年,到目前最多只是有一个“加息放缓”的预期。
因为加息加不动了,印钱还债更是个悖论,但是通胀又不能不管,怎么办?
两个办法:躺平和躺平。
第一个躺平:就让利率挂在那个地方吧,让市场缓慢消化这轮通胀,大家得过且过。
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机构预期的结果,是没办法当中仅剩的“好办法”了。
第二个躺平:衰退,比预期更加剧烈的大衰退,让市场自由出清,尊重科学应死尽死。
这也是黑岩集团研报当中最刺激的一项观点:若要让通胀稳定在目标水平……将需要进行一场比我们预期更严重的衰退。
二而一,一而二……
4
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,今年的中国市场就是被这两种力量裹胁,即便是同样的事态发展也会造成不一样的结果。
第一种:中国成为避险地
中国防疫政策已经调整了,2023国内主抓经济复苏。
那么在国外市场挣扎在衰退和加息的撕扯之中时,重新开放的国内市场,将会成为全球投资的避险天堂。
再加上中国大A估值已经低到让人看着就心动的地步了,这肯定会刺激今年的市场领涨全球一枝独秀。
第二种:刺激也没用!
外需疲软,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都在跟通胀作斗争,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。
外需不足,内需内卷,如果中国内需刺激不起来,外部又维持着高通胀,那么避险资金进到中国,就等于中国帮他们扛通胀了。
届时美股如果在衰退中发生二轮崩塌,以北上资金的尿性,大A哪来的底气逆流而上呢?
所以,今年的A股市场,就是一个“薛定谔的股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