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省道,摄于3月24日19:11
(相关资料图)
我认识的人主要生活在大城市,后台数据显示,我的读者也主要来自沿海大城市。生活经历造就「价格观」,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以为,自己的认知就是国家的现状,但出去走走就会发现,现状有很多不同的形态,有些价格体系,会让你惊掉下巴。
最近,我在海南有点事处理,顺便租车在博鳌附近转转。
先说说海南的现状
2022年海南省人均GDP为6.68万元,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8%,排名全国第21位。以人均GDP来算,海南虽然在国内排名中等偏下,但放眼全世界,在发展中国家里,也算一个优等生。超过很多老牌的发展中国家,比如,泰国、土耳其、墨西哥。
和全国一样,海南的发展水平也不平均。根据我的环岛自驾体验和海南本地人的介绍,海南的经济发展水平,由低到高,可以排序为:内陆、西海岸、东海岸。
内陆
海南的三亚、海口、博鳌,大家都耳熟能详,但海南的定安、琼中、屯昌、白沙等地,很可能闻所未闻。这几个地方,都是海南的内陆县市,也是海南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。
我去过很多海南的高速服务区,定安服务区是整个海南最“朴素”的,也可能是全中国最“朴素”的,除了卫生间、开水、充电宝,没有任何商业服务,原有的餐饮和超市,看起来都撤了,留下一些废弃设备,散落在大厅四周。定安的朋友别介意,我只是描述一下现状,没有恶意。
西海岸
西海岸缺乏大城市,名气最大的地方,可能是恒大的海花岛,但也处于半烂尾的状态。离海花岛最近的城镇是“白马井”,就在那附近的乡村,我依然可以看见大量外墙裸露的民宅,路边随意丢弃的杂物。
海南唯一的核电站,建在西海岸的昌江,而航天发射基地,却设在东海岸的文昌,很多西海岸的朋友私下聊起这件事的时候,总是口吐芬芳。
到处都是椰林大道
淡季海滩人很少
博鳌附近有很多树洞
东海岸
相比之下,海南的东海岸发展水平要高得多。常住人口290万的海口,新机场有两条跑道,相比之下,而人口950万的宁波,GDP远高于海南全省,机场却只有一条跑道。三亚则是全国人民眼里的旅游明星城市,也是高消费的代表。
在整个东海岸,我最喜欢的是博鳌,附近乡村的整洁程度和建设水平,堪比沿海发达地区。这几天,我在博鳌附近,不看地图,随机自驾,走了一些只有一米宽的乡间小道,时不时被牛群、羊群围困,但沿途完全看不见丢弃的垃圾,道路平整,到了晚上,路灯通明。公路绿化尤其惊艳,经常能看到两边的行道树在空中交汇,形成一个树洞,在美国,人们管这叫Green Tunnel,也是非常少见的景色,但在博鳌一带却很常见。
总之,东部沿海地区,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,其中,海口、三亚、博鳌,处于海南的第一梯队。按道理,这些地方的价格体系,应该和全国接轨才对。
而就在离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不到20公里的一个小镇,吃一顿海鲜,一共七个菜:
一条葱油鲳鱼,大约8两左右
两个大扇贝
4个海南带子(鲜贝)
椒盐活虾(剔除虾线,约半斤)
花蛤(约一斤)
清炒时蔬
4个海南花卷
一壶茶、两碗米饭、一包纸巾。
其中,有2个细节很有意思,第一,椒盐虾居然剔除虾线,非常讲究。第二,在内地大城市,几乎所有的餐厅,只要提供单独包装的纸巾,几乎都要另算价格,而在博鳌的海鲜餐厅,单独大包纸巾却不额外收费。
这顿饭要多少钱?可能很多人都猜不到。
我有几个比较大的聊天群,人数都在400以上,成员大多来自国内各大城市。我把这些菜品的照片发到群里,让群友猜价格,有人猜500,有人猜400,最便宜的一个,猜230,大多数人猜测的价格都在250~350之内。
结果我说118,全包,很多人都不相信。在他们的印象里,海南还是一个高物价的代名词。没办法,最后我只能把截图发到群里。无论是在沿海地区,还是内陆城市,这个价格都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。
很多人都表示,海南的海鲜价格,只能用「疯狂」来形容。
其实,这样的价格在海南并不少见,我曾经环岛自驾一圈,除了热门景点附近,海南多数地方的海鲜,差不多都是这个价格。
以前的海南,的确宰客现象比较普遍,商家要处心积虑敲诈顾客,都是一锤子买卖,自然不会花时间去提高菜品质量,改善服务水平。消费者要想方设法避免挨宰,始终提心吊胆,花了钱,又没有得到享受。这是一种毫无必要的「精神内耗」,在紧张的氛围之下,商家顾客之间很容易擦枪走火,对双方都没好处。
而如今,我在海南的消费体验,几乎每次都很好,从未遇到宰客现象。
这几年,海南的市场环境变化非常大。究其原因,倒不是海南人突然顿悟,立地成佛,而是科技进步导致商业模式转变,在潜移默化中,改变了人的行为模式。久而久之,这种改变从个体蔓延到集体,就会形成一种全新的商业氛围。
一到海南,我才真正体会到,某团的下沉式渠道经营有多么无孔不入,连偏远地区的小店,都被某团收编。随着平台在线点餐的普及,坑蒙拐骗的现象越来越少。根据我的体验,我每次去海鲜餐厅消费,都提前在某团上买好套餐。商家扫码,然后上菜,完全没有「精神内耗」,整个过程非常丝滑。
科技改变生活,海南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可能有人说,前段时间还有新闻说,海南商家宰客,不错,零星事件还有。就像一个评分为4.9的商户,也照样有差评。只能说,树大必有枯枝,败类总是难免。这种宰客主要针对的是线下消费的外地游客。我去过两次海南,下过几十次的馆子,都没有遇到宰客的现象。
为啥海南的海鲜价格,这么便宜?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。
在市场经济中,物价的形成,无非就两个因素:供给和需求。
首先,本地人的消费力不够多,海南的面积和台湾差不多,但人口只有台湾的五分之二。
其次,外地有消费能力的游客,数量不足。海南在淡季,酒店的入住率不高,我所在的酒店,入住率目测不到三成。
总之,本地顾客少,外地游客也不多,价格自然就低了。
对我来说,游客少,价格低,当然是好事,但对海南当地来说,却不是好事,优美的环境,廉价的美食,却吸引不到足够的游客,这是为什么?
我认为可能有三个原因。
国人活得辛苦
出行模式独特
旅游经济畸形
这是一个连锁反应,活得辛苦,主要是因为假期少,假期少导致出行模式独特,出行模式独特导致旅游业态畸形。整个连锁反应的结果是,中国人远距离出行次数少,为数不多的游客集中在热门景点,旅游业的发展没有惠及广大群众。
国人活得辛苦
我周围的人,休闲的时间真的很少,各行各业,都非常内卷,和我们自己比,这几十年,生活质量确实提高不少,但和其它国家比 ,我们活得还是比较辛苦。
我认识一个在湖北央企工作的朋友,他的项目在浙江鱼山岛,经常一个人开车十几个小时去宁波,他手下的年轻人,为了赶时间,经常一天工作16小时,连续很多天。他虽然资历老,工作时间没那么长,但也没有什么休假时间。
体制内不允许休假,体制外缺乏保障,更不敢休假。我的理发师是湖南人,夫妻两在宁波开店十几年了,除了春节几乎全年无休,这也是很多私营企业的常态。不但要赚钱谋生,还要攒钱养老,哪敢休息。
其实,一二线大城市的中国人,按照净资产来说,已经不比欧美差,国内随便一套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,价值可能超过美国的独栋别墅,论汽车,国内城市里开的豪车比例也是秒杀欧美。
但为什么中国总感觉幸福感低,活得辛苦呢?是中国人感觉压力大,太内卷,换一个角度去看,就是中国人放松休闲的时间太少。在欧洲,除了法定的假日,一般来说普通人额外的带薪休假时间是4~5周。总的来说,法定假日加上带薪休假,欧洲人差不多每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各种度假。
我们也有带薪休假,但往往执行不到位,名存实亡。
出行模式独特
我出国的经历比较多,从外国人的反馈中,我也发现一个中国人旅游的特点。那就是贪多求全,恨不得一路走下来,把所有的经典一网打尽。
很多国外的民宿主人都对我说,中国人看起来都很紧张,总是行色匆匆,一般只住一天,而其它国家的客人,住2天以上的比较多。
没错,他的说法也符合我的观察,我看到很多欧美的游客,住在民宿里,啥也不干,就瘫在有泳池边看书晒太阳。而对中国人来说,这简直就是浪费生命。
确切地说,我们是旅游,他们是度假。旅游的目的是打卡,度假的目的是放松。中国人把工作中的内卷习惯,也带到旅游上。早起晚归,一路打卡,旅行仿佛在考核KPI。
目前,能出国自由行的中国人,其实不多。而其中能出国自驾的人,更是少之又少。这批人自以为很有水平,B格饱满,但行为模式上,还是旅游,而非度假。
我们出国自驾游,照样也是内卷模式的延伸,贪大求多。经常每天开车时间就占了一半,每个地方只待一天。屁股还没坐热,就要准备出发,打包,搬运行李,又占了很多时间。整个过程,完全就是一个高强度的体力活。每到一个驻点,当务之急就是问WiFi密码,那饥渴的状态,就好像一个断了粮的瘾君子,恨不得立刻吸上一口。
久而久之,国外很多民宿老板,见到中国客人,第一时间就奉上WiFi密码,对中国人来说,这玩意儿跟空气一样重要。归根到底,原因还是假期少,难得出来一次,当然要第一时间,在朋友圈秀当天的打卡成绩。
海南潭门渔港晚霞
我第一次来海南自驾,也是疯狂的打卡模式,匆匆忙忙环岛走了一圈。而这次,我只去博鳌一个地方,故地重游,好好体验四周的风土人情。坐在酒店的阳台上,看看大海打打字,早上沙滩散散步,白天开车周围转转,晚上渔村吃海鲜,这种体验非常好。
旅游经济畸形
在欧美,旅游业是一个最好的转移支付手段,工商业繁荣的地区,人多钱多,这些人每年花一半时间旅游。而旅游的目的地往往是欠发达地区,于是,发达地区的人流、钱流就随着游客,往欠发达地区转移。
如果说,欧美的旅游业模式,就像绵密的乡村公路,四通八达,虽然每条路的车流量不大,但总量大、分布广,如涓涓细流,无所不在。那么,我们的旅游业发展路径,如同高速公路,总是点对点,城市对景点的直通车。
美国的阿拉斯加,就是旅游业转移支付的典型案例。虽然阿拉斯加地处偏远,但论收入水平,和美国发达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,房子更大,车子更好,道路更平整。带动当地人就业的,是旅游产业。每年都有大量的邮轮和飞机,把游客带到阿拉斯加消费。
我走了阿拉斯加的很多地方,从北部极光圣地费尔班克斯,到最大城市安克雷奇,再到南部很多不知名的小城镇,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均衡,体现在物价上,就是差异比较小。很多小地方都可以根据本地特色,吸引特定的群体。比如说,有很多德国人去阿拉斯加钓三文鱼,在偏远乡村的小木屋,一住就是一个礼拜。沿着阿拉斯加的Kenai River(科纳河),有无数的钓鱼小木屋,也是当地的最大产业。小木屋的住宿费要人均100美元以上,光这一块就可以给当地人带来大量收益。
整个阿拉斯加的旅游业发展比较均衡,原因就是游客不是挤在某个城市,而是均匀地散落在各地。
相比之下,海南的旅游业就完全是另外一种业态。整个海南,最热门的就是三亚,那里什么都贵,但除了三亚,很多好地方都无人问津。不是中国人没有好奇心,也不是我们没有探索精神,实在是没有时间啊!大部分人的旅游模式,依然停留在打卡阶段。
网上有很多人抱怨海南的旅游体验,其实我可以理解,全国各地的热门景区,都是一言难尽。在海南,只要你有时间慢下来,体验就非常不错。我甚至认为,海南是全中国自驾体验最好的省份。我自驾海南2次,对海南的印象几乎完美,主要原因就是,我没有去人挤人的旅游景点。我开着车,行走在海南的城乡公路,驾驶体验非常好,没有加塞、排队、车流量非常低,到处都有免费停车。
就拿我吃海鲜的小镇来说,晚上大排档的规模其实非常小,远不如舟山沈家门那绵延几公里的渔港大排档。长三角的旅游产品,质次价高。在舟山沈家门,人均200都吃不到什么东西。而在海南,人均70,四人一桌,就可以吃龙虾、石斑鱼。
目前国内的旅游市场,就呈现出这种畸形状态:一方面,热点景区人满为患,每到节假日,人山人海。另一方面,很多名气不大的地方,体验很好,却无人问津。
酒店阳台看日出
总结
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真正的原因,还是中国人出游机会太少,带薪休假时间不足。如果说,以前我们穷,只能暂时牺牲休息时间,埋头苦干。但在2022年,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.25万美元,超过土耳其的0.96万美元,但我们的带薪休假却远不如土耳其。
中国:工作10年内,5天;工作10~20年,10天;满20年后,15天。
土耳其:工作1~5年,14天;工作为5~15年,20天;工作15年以上,26天。
休假时间少倒也忍了,问题是连这少得可怜的假期,也没有执行到位。
海南的特点和佛罗里达相似,都是中美两国的热带度假区,佛罗里达2021年的旅游产值就高达1010亿美元,带动一百多万人就业。相比之下,海南的全部GDP才1000亿美元,其中旅游占比只有区区六分之一,150亿美元。
一方面,这是发展劣势,另一方面,这也是后发优势,美国的人口只有三亿多,而我们有14亿人口,巨大的市场潜力等待挖掘。
如果有朝一日,中国人的带薪休假制度落到实处,不但有利于增加国人的幸福感,还可以创造出巨大的国内旅游市场,并让旅游产业的财富能散发到更多的地区,更好发挥转移支付的作用。
最后我想说,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,发展前途不可限量。